四川开放电大作业试卷题库网
2025年高考满分作文(全国贰卷)2
重庆开放大学 2025-06-08 14:00:00 2 0
四川开放大学作业考试答案

想要快速找到正确答案?

立即关注 四川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,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开放大学作业与答案
扫码关注

作业辅导
扫码关注
论文指导
轻松解决学习难题!

2025年高考满分作文(全国贰卷)

赠梦千年:文明星火永流传

敦煌莫高窟第220窟的壁画上,盛唐画师用赭石与青金石描绘着极乐世界的曼妙飞天。千年后的今天,我们依然能透过斑驳的壁画,触摸到那些画师们对永恒之美的虔诚向往。这何尝不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赠梦?当画笔落下时,他们便将对美好世界的想象,化作永不褪色的星光,赠予了无数后来者。(开篇以敦煌壁画为例,将“赠梦”具象化为文明传承,引出主题)

古人常以梦为舟,载着对世界的追问驶向未知。李白"我欲因之梦吴越"的浪漫,在蜀道难行的现实里开辟出精神的通途;陆游"铁马冰河入梦来"的壮志,在寒夜烛光中点燃了家国情怀的火种。这些梦并非私藏的心事,而是化作诗句的种子,在千年文脉中生根发芽。就像敦煌藏经洞的《金刚经》抄本,抄经人将对佛法的领悟写入经卷,让每个后来者都能在墨香中触摸到彼时彼刻的虔诚。(以诗句为例,说明古人如何将个人之梦转化为文化基因)

文明的长河里,赠梦者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完成精神的接力。张骞出使西域时,不仅带回了苜蓿葡萄,更将中原对远方的好奇编织成丝绸之路上绵延千年的商队铃声;郑和船队七下西洋,在浪尖上播撒的不只是瓷器茶叶,更是中国人"计利当计天下利"的海洋梦。这些跨越山海的赠礼,让不同文明的梦境在碰撞中愈发璀璨,正如大英博物馆的《女史箴图》摹本,顾恺之笔下飘逸的衣袂,至今仍在泰晤士河畔讲述着东方美学的永恒魅力。(用历史事例说明文明互鉴中的赠梦行为)

站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的时代门槛前,赠梦的方式正在发生奇妙嬗变。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土壤,是几代航天人"可上九天揽月"的梦的结晶;"一带一路"倡议连接的不仅是港口与铁路,更是不同民族对繁荣发展的共同想象。就像国际空间站里循环往复的晨昏线,人类正以更宏大的格局编织着星际梦。这些现代的赠礼,如同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飞天,在科技与人文的交响中续写着文明的乐章。(结合现代科技与国际合作,展现赠梦的当代形态)

从敦煌洞窟到数字云端,从驼铃古道到星际航迹,人类始终在进行着最壮丽的赠梦工程。那些镌刻在甲骨青铜上的祈愿,书写在羊皮纸莎草纸上的哲思,闪耀在二进制代码中的智慧,都是先人为我们栽种的星光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,看到的不仅是物理的宇宙,更是无数灵魂赠予的璀璨梦境。这或许就是文明最动人的模样:每个时代都在拆封前人的礼物,又在精心包装自己的梦想,将这份星火相传的浪漫,送往更遥远的未来。(结尾升华,将赠梦提升到文明传承的高度,呼应开篇的敦煌意象)

文章以"赠梦"为线索,串联起敦煌艺术、丝绸之路、现代科技等不同时空的文明印记,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,又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。通过具象化的历史场景与诗意的语言表达,将抽象的"梦"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基因,在时空对话中完成对主题的立体诠释。



    文章说明
    本文标签:
    ©版权声明
    本站提供的试卷、试题及解析仅用于学习与练习,严禁用于商业用途或非法传播,违规者需自行承担全部后果。所有内容均收集自网络,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。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删除,若需长期使用,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正版资源。如遇侵权问题,请及时邮件联系处理,感谢配合!
    评论留言

    昵称

    邮箱

    地址

    个人资料
    个人资料
    四川开放电大作业试卷题库网
    • 文章17989
    • 评论0
    • 微语0
    标签